6月17日,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(fā)射,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4次飛行任務,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,中國空間站建成后有望迎來中外航天員聯(lián)合飛行!
"神舟十二號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完整、最完全的飛船,形象點來說,它已經完全實現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初載人飛船的研制目標。"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系統(tǒng)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高旭介紹。
空間站作為航天航空領域最復雜的技術,國產核心器件無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(zhàn),而核心艙作為空間站的大腦,自然也對航天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浩瀚太空中,神舟十二號不僅能自主計算、自主判斷到達目的地,還能自主交會對接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項目產品保證經理鄭偉介紹,神舟十二號飛船對多項國產化芯片應用進行了改進,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實現自主可控,飛船使用的控制計算機、數據管理計算機完全使用國產CPU芯片。這一系列的背后,是相關核心技術的自主創(chuàng)新。
航天芯片是航天航空電子裝備的心臟,對于航天產業(yè)至關重要。相對于其他芯片,航天芯片在高低溫、抗輻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發(fā)射時,要經受劇烈的抖動以及溫度的劇烈變動,入軌后,面對太陽面的時候,溫度迅速提升,最高到120°C;背離太陽面的時候,溫度驟減,最低到-150°C。就這樣90分鐘一圈,每圈都是270°C的溫差。除了溫度,太空中地球磁場、高能粒子和其它太陽系以外的粒子輻射也會影響電子器件的性能。這些綜合的因素使得宇航級的芯片研發(fā)非常復雜和困難,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(fā)射的背后是無數人夜以繼日地付出和堅守,中國航天的每一次超越,都承載著我們對科技不斷探索的夢想和希望!
(圖:SEMISHARE參加離子輻照終端集成系統(tǒng)項目研討會)
2016年至今,SEMISHARE榮幸參與由哈工大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建的“空間環(huán)境地面模擬裝置”項目的部分核心項目設計。憑借在高低溫探針測試技術領域的經驗,SEMISHARE在超低溫,超高真空,自動控制,激光模擬方面提供和發(fā)揮自身核心技術優(yōu)勢。
SEMISHARE祝賀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(fā)射!
歷經數載,中國航天成績斐然,我們在浩瀚的星辰大海,逐夢蒼穹,成功入住太空!